语言的艺术:如何用巧妙的叙事将平凡的故事讲得生动

作者:九四四四四 2020-01-19


《self 自己》是作者用了三年多时间开发的文字冒险游戏,游戏在去年的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大赛上获得了“最佳叙事奖”。也许是因为三年多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游戏也在本月16日正式发售,作者熊泽鹏终于有了“闲情逸致”,写下了一篇回忆录。回忆录最后写着“我踩着轻快的步子,走向远方”,毕竟这对作者来说既是一段旅程的终点,也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确实该有这般心境。

weplay试玩现场

卡夫卡式的剧情表现

在游戏的steam介绍页面提到“《self 自己》是一款充满悬疑氛围的卡夫卡式文字冒险游戏”,卡夫卡式——一个对我来说有段时间没有接触到的概念了,所以得稍微复习一下这位职业保险员的写作风格。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当然这些都是后世人们给予他的美誉,在他生前甚至都没有几部作品发表。言归正传,还是来说卡夫卡的创作风格:

卡夫卡的作品往往主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使用大量的象征性语言,这就导致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非常困难。在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没有起始,没有结尾,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甚至没有明显的剧情走向。

卡夫卡

简单来说,像我这样没什么文化的人看卡夫卡的作品基本上就是浪费时间,因为既看不明白浅显的剧情,更没法去剖析深层次的含义。好在《self 自己》是卡夫卡式,并不是真正的卡夫卡作品,作者还是很考虑我们这些普通玩家的感受,让剧情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

本作有着多个结局与若干条通往不同结局的剧情线,每个结局之间又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几条剧情线看似毫无关联,又有着大量相同的象征事物。在这么多故事里唯有一件事是相同的——爸爸不见了,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不记得他了。但是就算玩家最终收集了所有的记忆碎片,搜集了所有的结局,知晓了游戏中的一切信息,也未必就能勾勒出一个完整且流畅的剧情。整个故事仍然是不确定的,有着非常多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不像一般的游戏,当玩家搜集完所有要素后就能解开所有谜团,或者开启“真结局”,《self 自己》中当一切都呈现给玩家后它就结束了。不过这已经比卡夫卡本人的作品要好理解的多了,至少在本作中有结局,甚至不止一个结局,也有明确的走向,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但是也有着每段剧情发生的场景。

剧情分支树

在逃避和面对中寻找自我

选择面对或是逃避是游戏中最主要的玩法之一,也是决定游戏结局走向的要素。游戏中所有线路总共包含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选择。当然最为游戏的主要玩法,本作中的选择面对和逃避与一般的文字游戏不太相同,并非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进行一个弹幕游戏。

主界面

每当要做出选择时,玩家就会进入一个弹幕游戏。这一点倒是让我想起了享有盛名的《传说之下》,不过整体来看只是稍有既视感,两者并无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在弹幕游戏中一共有几样要素,分别是一个外框、一个方形的脸以及每次都形态各异的红色、绿色弹幕。玩家控制的是方形的脸,触碰红色弹幕会导致外框缩小,触碰绿色弹幕则可在有限范围内扩大外框。所谓的逃避就是通过不断触碰红色弹幕缩小外框,直到外框缩小至方形的脸大小,无法再移动,反之如果当所有弹幕都落下时,外框仍然没有缩小至最小则选择的判定为面对。

弹幕截图

在这一看似简洁的设计下其实也包含着一些细节,比如弹幕的形态往往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是与剧情中所处的场景相对应的,在医院时就会出现针筒、听诊器等,在公交车上就会出现公交车、红绿灯、斑马线等,在教室则会出现课桌、书本等等。并且想要选择面对和逃避两者的难度有着明显的区别,要选择面对的话就要小心谨慎地躲避红色弹幕,一旦误触红色弹幕要马上触碰绿色来保证外框的范围能保证自由行动,而想要选择逃避则只需要快速触碰几次红色弹幕即可,甚至只要一开始便在原地不动往往就可以达成逃避的选项。这一点也象征了现实生活中,直面困难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而逃避往往来得轻松许多。

弹幕截图

不过总体来说,弹幕部分其实难度很低,没有像那些传统弹幕游戏中那样密集的弹幕,躲避红色弹幕、触碰绿色弹幕都不算很难,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不用担心因为手残玩不了弹幕游戏而体验不到完整的剧情。

游戏是互动的艺术

仅仅是弹幕游戏决定选项还无法满足作者对游戏设计的热情,所以在游戏中还存在着大量解谜小游戏。一面镜子、一支蜡烛、一台心跳检测仪……都可以成为游戏中有趣的解谜部分,有些谜题很简单,只需要简单的点击就可以通过,而有些则会复杂一些。根据作者的回忆,他在上班神游以及其他有空闲的时间去构思游戏中的很多玩法,然后用笔记本将这些想法记下来,直到最后把这些想法都搬到游戏中实现。

作者的工作台

《self 自己》中的一些解谜非常有意思,也算是作者三年创作历程中日积月累的经验与灵感的一大亮眼表现。“游戏是交互的艺术”,而在本作中,除了弹幕游戏这些解谜游戏便是艺术了。

小结及剧透提醒

《self 自己》是一款卡夫卡式的文字冒险游戏,除音乐部分外由作者一人利用三年多业余时间制作。游戏最直观的是有着线条简单、用色大胆,令人影响深刻的像素画面。剧情设定上有着各种烧脑的象征意义,支离破碎但又互有联系的多线结局。拥有大量有趣的解谜小游戏和弹幕小游戏。其叙事手法堪称一绝,荣获19年中国独立游戏大赛最佳叙事奖,是一款值得一试的独立游戏。

建议尚未游戏且有兴趣进行游戏的读者游玩之后继续阅读,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对游戏体验有着一定影响。

呐呐,不是让你们滚开哦,是游戏截图哒

叙事、剧情及其他

《self 自己》的叙事手法确实高明,而且这是一种专属于游戏领域的叙事手法。卡夫卡再高明也想象不出有电子游戏这样一种载体,在这种载体下你甚至可以让读者去体验多个不同的结局去拼凑出一个剧情。而我接下来想说的可能是一些人不爱听的吹毛求疵——叙事手法高明并不代表剧情就一定优秀。我之所以认为本作叙事手法高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作者运用巧妙的叙事把一个明明非常平庸的故事讲的有声有色,并且做成了一款不错的游戏。

隐喻

是的,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self 自己》的剧情并不能算多优秀,甚至非常的平庸。其中最让我觉得平庸的就是,这个本来荒诞、光怪陆离的世界,最后只是一场梦。根据剧情大概可以推测出一条主线:

游戏中的“爸爸”是一个药贩子,而他暗中还做一些非法药物买卖的勾当。这使得他获取暴利的同时也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一些黑恶势力,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全家不得不经常搬家来躲避追杀。最终在一次黑帮的枪袭中,车子出了车祸撞进了游戏中一个重要场景——一个游乐场,孩子和妈妈当场丧命,而“爸爸”被送进了医院抢救。游戏中其他一切故事应当都发生在这之后,发生在这个被抢救人的脑海中,游戏中的“我”就是爸爸,真正的“我”已经死了。

结局一

当我发现这一切可以用“一场梦”来解释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不适,原因有二。其一,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游戏中,无论玩家如何努力都是无法得到救赎的,因为结局已经注定了,这根本就是个倒带播放的故事,无法被改变。其二,一个荒诞世界的塑造远比一个梦境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一旦设定了梦境,那么所有的荒诞也就变得不再荒诞,所有的光怪陆离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归根结底我最纠结的仍然只是“一场梦”这个设定,即使游戏最后强行套上一个是致幻药剂产生的幻觉或者科学实验仪器制造的幻觉等设定,也比“一场梦”来得更容易让我接受。前面说到游戏中有很多象征意义,当然即使是“一场梦”这些象征意义的合理性并不会被剥夺,所以这倒是不妨碍玩家对作品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甚至是一些作者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却被表达出来的东西。我本人从学生时代就对此类阅读理解敬谢不敏,所以就不在这里献丑了,个中滋味还是等各位亲身体验后自行回味吧。


看到这里的米娜桑,我也爱你们~

作者:九四四四四
原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83256714415178252/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