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名著《巨人传》,前半部分讲的是巨人高康大和其子庞大固埃建功立业的故事,后半部分庞大固埃和朋友因是否该结婚产生疑问,咨询了很多长者,智者,也向巫师和教士求教,每个人都给了自己的理解,但都不能让人满意,庞大固埃和朋友们跨越万里海域,途径无数岛屿的冒险,寻访终极答案的神瓶……
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好像很多人问自己要不要进游戏行业一样,在群里问,到论坛问,到知乎问,托人问游戏行业里的人……
问到我,我会提四条意见供参考:
一、是否有能力进入
往前20年,到游戏媒体写文章;到论坛上发表策划案,投简历的时候写自己的玩过什么游戏就有工作的年代过去了。一个大学学历是基础,参加校招是必要,没有作品没人看,没有demo很难过。
就像最近米哈游的领导看校招题做不出。十年前,我在某大厂批笔试卷子的时候也感叹就算自己去做也未必能做好,达到95%以上的水平(500多份选25人面试)。
校招没有去处,就只能社招。社招对新人是残酷的,很可能只能进一些中小游戏公司,可能只是小团队,小项目,小游戏去做,和你最初的梦想差的很远,那么该怎么办?
怎么办,前面那些来自985,211的学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进入大厂,做的工作远比想象的简单,起步多半运维程序,配表策划。可能多几堂培训课,新手营,新生创意大赛,年会被拉去表演……
能够真的开始入行做游戏,你已经比很多“想”做游戏的圈外人,外行,爱好者,观望着强很多了!
无论在哪里,进入比观望重要。进入之后,寻求突破才是重点。
二、是否有悟性突破
悟性这个和学习读书打游戏一样,需要自我省事的悟性。
比如说很多人觉得自己游戏打的还不错,都是错觉!
常有人说一万个小时定律,玩了10000小时的MOBA游戏的大有人在,有几个成了职业选手?街头下棋的下了一辈子棋还是臭棋篓子!
和做游戏一样,无论在大小公司的大小团队还是大小项目。
你必须不断的评估自己的工作,要从实际工作中有所收获。对自己的成长有KPI考核,你做的工作应该通过持续调整方法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效率节省下来的时间,要用来提高你的能力,你做的所有工作内外的事情,都要划归到这个考核体系之内。
最简单的判断在于能否明确自己的游戏是在“娱乐”还是在“研究”,自己观看的游戏视频是“下饭”还是学习,自己在散修杂学还是在精进某个具体的技能。
三、是否有韧性承担
制作游戏是个很考验韧性的工作。
设计框架最简单,落实到执行实现最耗时,让所有细节协调稳定最折磨。初入作为游戏行业的新人,主要工作是执行而不是设计。
一旦上层修改方向或者有所变动,所有的工作都要重来,且不止一遍。有时候只是你的合作伙伴有所变动,你都不可避免的调整一番,几番,从外番到里番。更何况从做立项demo到上线运营,九死一生,大公司项目被砍,小公司直接倒闭。
碰到某些精致的草台班子,故旧团队,你的主管忠贞不二,你的同事冰清玉洁,只有你不被待见,除了干活背锅你一无是处。
你该怎么办?
- 向团队中最强的人学习(不要怕掉头发)
- 忍受痛苦的成长期(折磨并进步)
- 放弃低廉的舒适区(沉迷即堕落)
痛苦的成长期,负责某个具体模块,经验能力都不足的时候,你要拉下面子,请人协助;要放下身段,手贴手的跟着学习,还要承担被批评的可能性。国内著名的大公司老板,在著名的项目制作之初,把Top3毕业的数值策划天天骂的落泪,后来这位策划成为业内顶尖游戏制作人。(骂人是不是PUA,判断你因此提高,还是变得自卑自责)
低廉的舒适区,是那种薪资待遇还可以,工作不忙,也没有什么眼前的责任和长远的计划的环境。如做老游戏维护的活动,每个月套个模版,改几个参数,就可以悠哉的休闲额外20天,最后某一天发现是一个月的经验用了多年,被毕业没人要。
四、是否因本性坚持
几个故事:
1有个年轻的程序爱玩游戏,枪法很好。他总是无意的说,程序除了做游戏可能还有更好的发财方法,他喜欢读IT经理世界,数字英雄这样的书刊,他适合做游戏吗?
2有个传统行业程序潜心努力,终于开始开发项目,可惜运气不好,第一个公司欠薪倒闭,第二公司团队分裂,第三个内部勾心斗角。刺激他选择退出,他适合做游戏吗?
3有个年龄较大的策划,工作认真,态度诚恳,很有精神,唯独有一点,上班一定要迟到。我告诫他,这样下去会被开除,他表示改不了。他适合做游戏吗?
4有个能力态度很好的程序,突然有一天跟我说,家里可以给他安排一个教师的事业岗,还有套房子,问我该怎么选择。他适合做游戏吗?
5某新人,充满决心,颇有努力的进入游戏行业,也做成了项目,但不久后就退出了,几年后他跟我说,喜欢玩游戏,做游戏也开心,但感觉总是不对,请问他适合做游戏吗?
……凡此种种, 又回到了文章开头,众人经过千辛万苦后,找到神瓶
神瓶的回答是“喝!”
巨人诞生的时候,第一句话是“喝呀”,这是婴儿的生理需求,庞大固埃和众人远行是因为知识需求,寻访神瓶是精神需求。
做游戏是你玩游戏产生的生理需求,你为了做游戏做了足够的知识准备,那么做游戏能否满足你的精神?
“生理”,“知识”,“精神”三者一体的境界,正如小说中德廉美修道院的宗旨一样:
Fais ce que voudras
做你想做的!
这句法语是歌名,席琳迪翁演唱过,大家对他的另外一首歌更熟悉
My hear will go and on
你的初心是否永恒?
来源:老瞿的游戏冷话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XL2omWZ5TtbzuCebpAaYQ